为推动产业需求更好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持续优化人力资源供给结构,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通过实践探索,打造了“四共建、三协同、二促进、一融合”专业群服务产业发展徐工院样本。
以平台共建为重点,构建专业群产教科融合生态系统
专业群紧扣特种橡胶制品智能制造关键环节,通过共建“产业学院、技术技能平台、技师培训中心、标准与评价机构”,打造校企命运共同体,构建专业群产教融合发展生态体系。
共建“绿色橡胶产业学院”,对接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学校与全球知名企业徐工集团、赛轮集团合作,组建“绿色橡胶产业学院”。制定了《绿色橡胶产业学院管理办法》等一系列制度,按照“合作共赢,职责共担”原则构建了校企合作激励约束机制,共同分担教学任务、成本,实现岗位、师资、场地、设备、课程等资源的合理配置利用。
共建实训基地及协同创新中心,打造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实践平台。企校共建教育部生产性实训基地江苏重大装备智能制造技术实训平台、高分子材料智能制造技术实训基地。整合校内外工程研发中心资源,建设教育部橡胶循环利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工程装备智能制造协同创新中心。实训基地与协同创新中心构建了融实践教学、技术服务、创新创业于一体的高分子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实践平台。
共建“技师培训中心”,培养高分子产业工匠。依托徐工集团“技能大师工作室”及江苏省橡胶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基地,校企共建“橡胶技师培训中心”,技能大师孟维领衔的一批企业能工巧匠与学校教学骨干共组“技师培训团队”培养产业工匠。
共建运行与质量评价机构,保障人才培养满足产业需求。通过建立科学的教学质量标准、质量管理程序、制度和规章,确保人才培养质量能符合学校、家长、学生、企业的需要,同时形成一个完整的组织学习系统,构成一个在质量上能够自我约束、自我激励、自我改进、自我发展的有效运行机制。
以强化共贏共享意识为重点,协同各方治理理念
学校建立了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理事会,并在专业群层面建立专业群共建共管委员会,赋予企业参与办学及人才培养的权利。企业通过主动参与专业群学生教育教学、管理评价、实习实训等工作,向学校输出智能制造技术及传递企业文化,建构“零距离”人才培养机制,使得人才培养符合各方的利益要求、制度要求和道德要求。
文化协同,强化各方共建共享意识。校企在共建合作文化的同时将其作为教育的内容和环境,给予学生文化价值观的教育,使其不仅了解、认同校园文化,锻铸较高的文化素养,也吸收接纳企业文化,养成严谨认真、创新、自强不息等职业精神,强化责任意识,以获得将来工作所需的价值、态度、知识和技能。
项目协同,激发企业参与动力。以人才共育、平台共建、联合技术攻关等实际项目为载体,校企合作中关切、关注企业诉求,在人才需求、技术需求等企业关切问题上提供学校层面人力、智力支撑,激发企业参与动力,寻求企业人力、物力、财力支持。
机制协同,提升统筹协调能力。作为全国高分子材料职教集团理事长单位及江苏橡胶工业协会秘书长单位,充分发挥行业协会沟通产业链与教育链各要素能力,将行业发展动态、人才培养与需求动态、产品研发、政策资金支持等要素转化为各方协同推进、优化创新的资源和动力。
以人才培养体系融合为重点,促进教育链与产业链衔接
学校创新提出“提供个性化教育、培养高水平技术技能人才”的新思路,通过试点现代学徒制、新型企业学徒制、工学交替等人才培养改革项目,实现学生个性发展与行业企业的需求紧密相连。以学生为本,全面推进产教融合,培养能胜任产业岗位工作的技能型精英人才。
标准共研,促进人才培养标准与职业标准衔接。基于岗位需求及高分子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问题导向,根据专业对应的职业、岗位群或技术领域的需求以及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需求,校企合作共研国家专业教学标准。
专业群随动产业链,促进“岗、课、赛、证”融通。将职业岗位标准和专业教学标准“融通”,结合企业岗位特点联合制定专业教学标准,改革教学组织形式的设计与应用,将相关职业能力需求有效嵌入专业课程标准和教学过程,充分利用院校和企业场所、资源,参与学生实践教育,实现产业用人和职业教育育人的衔接。以“岗”促教,构建新的实践教学机制;以“课”促改,构建新的“三教”改革机制;以“赛”促学,构建新的学习激励机制;以“证”促训,构建新的人才评价机制。让院校的人才供应、服务供给真正融入产业链。
以利益匹配为重点,融合各方利益
学校通过跨界整合,联合利益相关方,融合资源要素,在人才培养、项目合作、技术研发、实习就业、社会服务、文化传承等领域尝试实现多组织竞合共生、共进发展,不断提升产教融合的层次和水平,使企业获得合理投入产出利益比,提高企业参与产教融合的积极性。
通过产教融合,发挥地方优势、资源优势和文化优势及企业资金技术优势,促进教育系统和产业系统中人才、资本、技术、管理等要素的融合,突出特色化建设,获批省级校企示范组合、省级示范职教集团等荣誉;为徐工集团等行业龙头企业年培训员工3000余人次,“苏橡”培训品牌效应愈加显著;与赛轮集团等企业共建产业学院,联合开展技术攻关项目每年40余项,其中校企合作项目获江苏省科技进步奖4项,专业群服务产业能力显著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