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第42课:滁州来安县后人——“三汤道台”汤斌
作者:王冬老师廉洁课     发布时间:2020-11-25     信息来源:      阅读次数: 【关闭】

王子曰:被赞“为政清白像豆腐汤,生活简朴像黄连汤,于世道人心则像人参汤”,滁州来安县后人——清代著名清官汤斌,为官多年,崇尚简约,两袖清风,他赢得“三汤道台”的美誉。三汤之味,值得如今干部细细体味。

清代的汤斌,明熹宗天启七年(1627)十月出生于河南睢州(今河南睢县)。他的祖上汤宽是滁州来安县人,追随明太祖朱元璋起兵,以后世代为官,七世祖汤庠迁居睢州。

汤斌(1627-1687),字孔伯,号荆岘,晚号潜庵。河南睢州(今河南睢县)人,清朝政治家、理学家暨书法家,官至工部尚书,卒谥文正。汤斌一生清正廉明,是实践朱学理论的倡导者,所到之处体恤民艰,弊绝风清,政绩斐然,被尊为"理学名臣"

他为官一生,政绩斐然,受到百姓深深爱戴。他在担任陕西潼关道台期间,廉洁自律,居家简朴,一日三餐不离清水豆腐汤,加之他为政清明,百姓安居乐业,于是有了“三汤道台”的雅号。老百姓夸奖汤斌说:“为政像豆腐汤那样清,生活像黄连汤那般苦,于世像人参汤那样补。”

“四不准”正风气。汤斌受康熙皇帝亲点由内阁学士擢升为江苏巡抚。江苏乃丰腴之地,殷富名声也长期在外,然而沉重的赋税却使百姓不堪重负。而且官场风气不正由来已久,汤斌到任后,体察民情,立志刷新社会风气。他特地找来司道开诚布公地说:“我不要你们的钱,你们不准要知府的钱,知府不准要州县的钱,州县也不准要百姓的钱。我不容一粒耗子屎,坏了一锅粥!”汤斌上任后,首先从整顿吏治入手理政,对堆积多年的文案一一清理判决。在任内,他处处顾念百姓利益,洁己率属,破积习,减税赋,移风俗,济灾民,仅半年时间社会风气焕然一新。

汤斌后来被康熙皇帝请为太子老师,但还是不容于权臣,雍正十年(1732),汤斌被平反,一年后入贤良祠。乾隆元年(1736),乾隆帝赐予汤斌谥号"文正"。道光三年(1821),汤斌得以从祀孔子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