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合肥10月29日电 作为安徽东向发展的“桥头堡”“排头兵”,安徽省滁州市在扎实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过程中,抢抓机遇,全力推动“多链协同”,主导产业集聚,逐步完成聚变,再从聚变升级成裂变,助力滁州市高质量发展再上新台阶。
一年新增5个百亿项目 八大产业链集聚发展新动能
两年前,嘉宝莉投资兴建的新型建材(含涂料)生产及配套项目正式落户滁州明光化工集中区,项目总投资12.6亿元。“我们的项目从建设到投产,仅仅花费了10个月时间,创造了‘明光速度’。”说起来滁州发展的感受,安徽嘉宝莉科技材料有限公司杨兴国赞不绝口。
杨兴国对滁州的称赞并非个例。近年来,随着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扎实推进,越来越多的企业将滁州看作投资的福地。
总投资130亿元的健康食品、总投资120亿元的新能源多能互补基地、总投资100亿元的锂电池项目……据统计,今年以来,已有5个百亿级重大项目“牵手”滁州,创下历史新高。一个个新项目落地生根,一项项新技术、新产业遍地开花,硕果累累,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围绕建链、补链、延链、强链,今年以来,滁州市坚持用市场的逻辑谋事、用资本的力量干事,建立了光伏、半导体、汽车、新能源电池、医疗器械、智能家电、新型化工、食品等八大产业链,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担任链长,以链长制推动着力引进一批处于产业链关键环节的头部企业、高端人才,打造产业集群,产业链日趋完善,产业规模、质量和效益不断提升。
按照建成一个产业链就是打造一个产业集群的目标思路,滁州市实施产业集群发展工程,推动八大产业链由集聚发展向集群发展、向千亿规模提升。今年上半年,全市共引进八大产业链项目190个,占比69.1%。
滁州市委副书记、市长吴劲表示,要顶格推进招项目、引人才。围绕延链、补链、强链,完善“双招双引”路线图、施工图,聚力招引一批头部企业、专精特新企业和高端人才团队,促进要素资源互动耦合,推进“多链协同”,形成“乔木参天、灌木茁壮、苗木葱茏”的“热带雨林”。
引一个企业,聚一个行业,强一个产业,滁州大力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助力全产业链“强筋壮骨”,为滁州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澎湃动力。
营商环境一体化再优化 让“亭满意”成靓丽名片
“企业不跑我来跑,企业不会我来教。”在明光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党组书记、局长吴文良看来,企业来吹哨,政府部门集中统一上门服务,一个电话就能“点菜”,不仅实现了物理上的最优组合,更有“化学反应”。
滁州市以“企业吹哨、部门报到”工作机制,依托市、县企业服务中心,完善企业诉求办理协调调度反馈刚性机制,做到3个工作日内与诉求企业取得联系、10个工作日内反馈办理结果,难度较大的事项最多不超过30个工作日。
共进早餐,共话发展。为了解企业家所思所想、所需所盼,滁州市举行企业家早餐会,滁州市委书记许继伟、市长吴劲等与受邀企业家餐叙畅聊,共谋产业发展。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大家一边品尝早点,一边畅谈未来发展。针对企业提出的政策扶持、用工招引、人才引进等问题,许继伟坚持问题导向,开展现场办公,叮嘱相关负责人认真记录、仔细梳理、一一交办。
自对标一流、对标沪苏浙“双对标”活动开展以来,滁州市常态化开展“四送一服”,发挥好企业家早餐会、产业链链长会等作用,面对面听取意见,实打实纾困解难,全力打造“亭满意”营商环境,让各类主体在滁创新愉快、创业愉快、创造愉快。
围绕“亭满意”,深化“双对标”,滁州市努力让企业家感到在滁州发展既暖心又舒心。
滁州市与长三角18个城市实现首批51个政务服务事项“一网通办”,与长三角所有城市实现市场监管联动,与长三角五大海关实现国际贸易“无缝”通关。全市11.6万个政务服务事项实现“一网通办”,7×24小时不打烊“随时办”服务全面推开,政务服务事项网办率、服务满意度均达100%,营商环境年度考核居全省第一,“亭满意”成为滁州对外开放的靓丽名片、安徽“四最”营商环境的服务品牌。
全方位融入一体化再提速 厚植高质量发展势能
逐梦一体化,互联互通是支撑。在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过程中,滁州市努力推动互联互通互融,加快形成更高水平、更高层次的全面开放新格局。
作为连通安徽、江苏的首个城际铁路,滁宁城际铁路是滁州深度融入长三角、协同南京江北新区发展的一号工程。明年,滁宁城际铁路建成后,坐城铁去南京仅需10分钟。
加密交通网,抢抓沿江高铁与京沪高铁并站运行。近年来,滁州市推进宁淮、合新、滁宁城际铁路建设,加快宁洛高速“四改八”、滁天、来六、明巢高速建设,开工滁州港(汊河)、明光新港、白塔河航道升级工程,全市高速公路通车里程580公里、在建187公里,均居全省第一,构建了通往沪苏浙8条高铁、15条高速公路、9条水运航道的综合立体大通道。
在扩大开放上,滁州市深入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按照省“1+5+N”工作布局,加快重点工作落地落实。宁滁省际毗邻地区新型功能区管委会挂牌运行,顶山—汊河、浦口—南谯两个新型功能区国土空间规划方案纳入省级国土空间规划,汊河片区3平方公里、南谯片区4.57平方公里启动区路网基础设施和标准化厂房建设全面加快,一批产业项目加快推进。
滁州市还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和知名企业战略合作,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工业大学等长三角地区多所高校在滁建立实训基地、研究院,实行“人才+项目”培养模式,建成重点实验室、新型研发机构等创新平台近200家。支持“政产学研用”合作,建成院士工作站9家、博士工作站110多家。搭建才企对接平台,滁州市组建百人“产业创新专家服务团”“蓝火计划博士团”“海智专家服务团”,聚焦企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在上海举办“揭榜挂帅”系列活动,发挥人才智力优势,帮助企业解决技术难题,助力企业做大做强。
全面融入长三角,高质量发展活力迸发。今年上半年,滁州市GDP总量稳居全省第3位,两年平均增速居全省第1位;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总量和增速均居全省第3位;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居全省第4位,两年平均增速居全省第1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总量和增速分别居全省第4位、第3位,两年平均增速居全省第1位。
许继伟表示,当前,全市上下要坚决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和省委的重大判断和决策部署上来,高质量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确保主要指标增速稳居全省前列,总量在全省保位次、在长三角争进位。